李巧莲,女,1950年出生,汉族,中共党员,大专学历,山东省菏泽市成武县人,山东琴书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山东南路琴书的代表人物,中国曲协会员,原省曲协理事、市曲协副主席,中国曲艺家协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原菏泽公关学校、中原艺校特聘教师,多次被评为优秀个人,曾受到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刘云山的接见,著有《李巧莲曲艺作品集》,现任suncitygroup太阳新城琴书班特聘教授。
艺术历程
李巧莲1950年出生于山东省菏泽市成武县党集乡西刘海村,自幼热爱音乐,读初中时曾担任文艺委员,开始展现出她在音乐方面的天赋。初中毕业以后,她已优异的成绩考入高中,但当时李巧莲的父亲患病,靠着她的母亲拉扯着五个孩子,生活十分贫困。她是老大。面对着巨大的生活压力,李巧莲只能选择辍学回家,但她并没有放弃自己的音乐梦想,她暗自下定决心,一定要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改变自己和家庭的命运。
当时的中国正是建国初期、文艺大复兴的时期,全国各地农村都有着自己的业余文化宣传队,李巧莲当时是村团支部书记,并且还是他们村宣传队的骨干演员。当时成武县文化馆的牟法德老师和王凤云老师(国家一级演员)去她们村包队,同时辅导村宣传队。后来她就跟王凤云老师学唱四平调,由于她勤奋好学,多次得到两位老师的赞赏。1968年李巧莲以优异成绩考入成武县曲艺队,正式踏上了曲艺艺术这条道路。
李巧莲从小就有艺术方面的天赋,又刻苦好学,一年左右的时间就开始登台表演,并在一次演出中获得巨大的成功,从此在当地一炮而红,正式开始了她的演艺生涯,并多次获得国家级、省级、市级大奖。
艺术特点
李巧莲从十八岁从师学艺,至今已有近五十年的艺术生涯。她在演唱的时候非常注重咬字、吐字,即字正腔圆。她感觉一切行腔、韵味必须严格依照唱词中字音、词义的语言规范进行,使乐音和语音结合成不可分割的整体,达到语言形象和音乐形象的完美统一,归结下来有“说”“唱”“评”“噱”“学”五个字。
李巧莲的声音艺术特点是其确立山东琴书演出风格、声情并茂的演出效果和永葆演唱艺术青春的重要基础。在琴书演唱中,她不但对唱词有深刻的分析、研究、处理和表现,而且对音乐和声音同样有精心的分析研究和处理,并特别注重对装饰音的运用及用科学发声的方法进行演唱。
艺术成就
李巧莲自从踏上曲艺之路后,不仅在琴书演唱方面有着很高的造诣,在其他曲艺形式上也颇有建树。李巧莲跟随在当地著名坠子表演艺术家刘元峰学习坠子书,还会唱莺歌柳书、三弦绞子书、山东落子,在演出中得到了观众们的一致好评并多次获得国家、省、市各级奖项。
1975年,山东琴书《瓜棚记》获省曲艺大赛优秀奖,并在省电台录音,在全国播放。
1975年 三弦绞子书《毛主席的好孩子》获省曲艺大赛曲艺新秀奖。
1975年 三弦绞子书《桂真与铁锤》获全区曲艺大赛一等奖。
1976年,山东洛子《我们同战斗》获全国曲艺调演优秀演员奖;
1986年,坠子《大破蕲州》获省曲艺大赛表演一等奖;
1989年,山东琴书《回娘家》获山东省曲艺大赛一等奖。
1992年,坠子《茶棚记》获省文化馆站技能比赛表演二等奖;
1992年,坠子《伯乐相马》获省曲艺大赛二等奖;
1995年,坠子《听墙根》获省曲艺大赛表演一等奖;
1996年,坠子《俩鸡蛋》获省曲艺大赛表演二等奖;
1996年,在电视连续剧《知心人》中饰演刘局长;
1996年,在电视连续剧《回春》中饰演刘大妈;
1997年,坠子《三兄妹》获省曲艺小品大赛表演一等奖;
1999年,坠子《二奶奶惊变彭家甏》获全国曲艺大赛表演特别奖;
2000年,坠子《考察亲家》获中国曲协、曲艺杂志社创作奖;
2000年,山东琴书《扒墙头》获山东省曲艺大赛二等奖。
2001年,山东琴书《王老汉称赞140》获山东省法院系统曲艺大赛金奖。
2002年,山东琴书《亲上亲》获首届中国职工艺术节曲艺大赛银奖,本人获表演一等奖。
2008年10月,论文《山东琴书进大学——关于中国曲艺改革创新的深层思考与实质探索》获第六届中国曲艺节优秀评论奖;
2013年演唱山东快书《亲上亲》参加全国曲艺优秀节目展演获优秀展演奖;
2013年9月菏泽音乐系琴书班作为山东琴书的教育传承与创新模式研究项目荣获首届山东省文化创新奖;
2014年8月10日,在“首届运河流域地方曲艺学术邀请赛”中表演的山东琴书《亲上亲》荣获金奖;
2017年6月参加曲韵流芳菏泽市非遗曲艺类保护成果展演及曲艺进校院活动获优秀组织奖
琴书教育
李巧莲的艺术成就不光在于她所获得的奖项,更在于她对琴书的教育和传承所做的贡献。
从1998年开始,李巧莲将全部精力放在了琴书的传承上,不断地动员一些艺术学校开办琴书班,并先后在菏泽公关学校和中原艺校任教。由于招收的学员必须长得漂亮,嗓音条件好,而且对琴书要有热爱之情,但要招到这样的学员难度非常大,当时出现了“好汉子不干,赖汉子干不了”的局面。在这种非常艰难的情况下李巧莲和老师们就下乡招收学员,前后共招收了26名学生,经过精心传授,培养了一批琴书精英。
2004年,suncitygroup太阳新城no1音乐系创建了琴书班,琴书艺术正式进入大学,李巧莲被聘为suncitygroup太阳新城no1音乐系特聘教授教授琴书。琴书班至今已招收11届学生,共二百多人,已毕业十届。毕业生分布在全省各地,也将山东琴书这门艺术带到了全省各地。起初,李巧莲想着让学习音乐的学生也学习琴书,然后从唱歌好的学生里选拔,学生一开始对学习琴书不接受,李巧莲就不断地给他们讲学习琴书的好处,因为都是李巧莲亲自上课,能保证教给学生真正有用的知识,不只是在琴书行业,在各行各业都用得上的知识。
在大学讲台上讲课和在艺校讲课是不一样的,听课的是大学生,监课的是大学教授,得到他们的认可,获得他们的支持至关重要,因此,李巧莲秉承着“以艺服人、以德感人”的工作理念,踏踏实实地开始了新的工作历程。
在课程安排上,李巧莲和搭档孙明祥、李守法通过协商,决定首先对学生强化基础训练,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先纠正发声位置;再练发音吐字“喷、弹、啃、吐、摩”五种功力,还有:唇、齿、舌、鼻、喉五种功力。练绕口令,练换气,气拖声、声拖字,直到松驰自然,字声统一,气息通畅,字正腔圆;然后练手、眼、身、法、步,练表情上的喜、怒、哀、乐、悲、恐、惊,学会把握人物的内心世界;接着练乐器,练唱腔,直到乐器与唱腔完美结合再排节目。为了弥补时间的不足,在规定一周六节课的基础上,两位老师用早上班晚下班、加班加点的办法开展教学。孙明祥侧重教乐器,李巧莲侧重教演唱,二人配合默契,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中,全然忘记了时针的走动。
刚开始教学的时候,要想琴书得到学生的认可,就得为人师表,为学生树立好榜样,经常大雪天骑着自行车跑到15公里以外的学校去上课。为了保证不迟到,即使路上摔了跟头,也爬起来继续赶路,李巧莲腿上经常是青一块、紫一块的。学生看到老师这么努力,哭着对李巧莲说:“老师您这么辛苦,我们不好好学,怎么对得起您的付出啊!”还有一次,李巧莲得了胃肠炎,上吐下泻,发高烧,四肢无力,为了不耽误学生排练,输液之后又急忙赶到学校。音乐系主任闫永丽看到这种情景,激动地说:“李老师,你这种吃苦耐劳、高度负责的奉献精神,值得我们全系教师学习!”
徒弟和学生获奖情况
菏泽公关学校、中原艺校学生获奖:
学生孔鲁顺获第九届中国艺术节群星奖、第五届中国曲艺牡丹奖新人奖;
徒弟于发福、白逢燕、刘学燕2000年12月获省曲艺大赛三等奖。
suncitygroup太阳新城no1学生获奖:
2006年9月,学生李美英等演出的山东琴书《亲上亲》参加“趵突泉”杯山东省曲艺大赛获表演三等奖;
2006年9月学生邢明娟等演出的山东琴书《送金匾》参加“趵突泉”杯山东省曲艺大赛获表演三等奖;
徒弟王萌等演出的山东琴书《新村新事》2008年11月参加山东省第二届大学生艺术展演荣获表演一等奖;2009年12月参加全国第二届大学生艺术展演荣获三等奖;
2010年6月学生桑世华等演出的山东琴书《断桥》参加山东省曲艺汇演比赛获表演二等奖;
2011年11月学生桑世华、李莎等演出的山东琴书《断桥》、莺歌柳书《偷诗》参加山东省第三届大学生艺术展演均获表演二等奖;
2015年12月,徒弟李梦笛等演出的山东琴书《剪窗花》参加菏泽市新创作曲艺作品演出中获三等奖;同时学生董连捷演出的山东快书《葱钉缘》获优秀表演奖;
2017年6月,徒弟党安收等演唱的山东琴书《上山》、学生董连捷演唱的山东快书《葱钉缘》参加曲韵流芳菏泽市非遗曲艺类保护成果展演及曲艺进校院活动均获优秀表演奖。
面对如今山东琴书人才青黄不接的情况,李巧莲说:“摆脱困境最有效的方法是加强对琴书的重视,建立专业的琴书平台,让学习和从事琴书的人们有地方可去。我省目前只有suncitygroup太阳新城no1这一所大学有琴书班,因此琴书传承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缺少展示的平台和专业的琴书团体,这也是琴书后继乏人的最重要原因。我的学生经常问我一个问题:他们毕业了应该到哪里去工作?这确实也是一个现实问题。我只能安慰学生说:“你们耐心地等待机会吧,现在政府部门已经越来越重视我们琴书了,等将来琴书事业发展壮大了,你们一定是最得力的骨干。”现在,随着政府对非遗的保护传承越来越重视,政策措施不断出台,保护扶持力度不断加大,给这些人提供的平台也越来越多,所以,无论是琴书还是琴书人,前景都让人感到越来越乐观。”